【作者简介】谢春生,1948年1月生,197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分配到镇江船舶工业学校工作。近40年来,一直从事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先后获得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励20多项,国家专利授权5件,6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和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1977年从上海交大毕业分配来到学校工作,我正当“而立之年”,也正是精力旺盛干事的年岁。我们学校定位是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与创新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为我国造船工业的建设与发展服务。当年,第六机械工业部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调来陈宽同志担任学校的领导,他具有丰富的大学教学和科研经验,深知开展科学研究对大学发展、提高学术层次的重要性。他在各种大小会议上号召和动员广大教师搞好教学的同时必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了鼓励教师搞科研、开展科技服务,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就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的“三七五四一”经济分配政策,即完成一个项目创造的经济利润,30%归学校,70%分配到基层各个系(学院), 到各系的70%中有50%到科研课题组,40%留作发展基金(系与课题组所在的教研室各一半),10%作为各系的利润提成。20世纪80年代, 国家经济发展仍较落后,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教师的工资收入都较低,利润35%奖励科研人员, 奖励的力度还是较大的, 对调动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对外开展科技服务和促进学校的科研工作开展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学校的科研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
升格为大学不久,学校陆续从全国一些高校、大型国营企业招聘引进了一些高校教师、毕业的研究生和企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实行人才强校的战略,对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9年初,学校从云南5022厂引进时任该厂技术部门负责人刘和法同志。他当年40多岁,正当年富力强,经过铸造专业连续九年的学习,有从事材料成型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经过多年军工企业技术工作的历练,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开放,敢想敢闯,来到学校与我们教研室的老师一起,积极开展调研,与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成为我们的科研带头人,也是学校科研起步的带头人。后来,因科研成就突出,他当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成为大家开展科研的学习榜样。
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曾参与的一个科研项目。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改革开放不久,各条战线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对高质量的冷轧薄钢板需求量高速增长。武汉钢铁公司用巨额外汇从西德米巴赫(Mebhai)公司进口了我国第一条薄钢板连铸连轧自动生产线,彻底地改变了我国半自动生产冷轧薄钢板能耗大、效率低的落后状态。但进口自动生产线上一些易耗的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花费国家大量外汇,且供货不及时。武钢在试用新利·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研发的国产化铜合金电极取得满意效果后,要求新利·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对生产线上闪光电阻焊关键部件进行国产化研发,替代进口备件。武钢和我们学校双方的领导都十分重视。我记得那是在1988年4月的一天,我们与武钢签订了总价63.5万元的合同。我们把这次与武钢签订的项目分成四个科研小组,每个小组由3―6位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组成,承担不同的研究任务,由刘和法老师负责总成工作。
研究任务重、工作量最大的是承担米巴赫闪光焊机的上、下铜合金底座,以及铜合金活动和固定大座小组。首先要根据进口件实测的性能,研究出新的替代材料。学校没有大的熔炼炉可铸造毛坯,得到同属六机部领导的镇江螺旋桨厂的大力支持。铸件完成运回到学校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后,学校没有大的机加工设备,联系到地处南京的720厂加工。要在每件铜合金下底座台阶长度方向上钻二只直径20mm、深近2米的通气孔,当时技术难度是很大的,稍有不慎,麻花钻头就会被铜屑铰死折断在深孔中,无法取出,后果严重。几位青年教师办了半年的该厂临时出入证,每天早上8点上班前乘火车赶到车间,晚上10点左右回到镇江,我们一直守候在机床旁,提醒操作工每钻约四五分钟,就停钻退屑,协助用长铁钩伸到孔内钩出铜屑,再用高压油冲入孔内带出细铜屑, 不断地重复进行进退钻孔,十分单调枯燥,每天来回奔波,人也很累,但初次承担这项任务, 深感责任重大。在加工期间,课题组刘和法等老教师不断地往返南京720厂的加工现场,与工厂技术人员探讨技术问题。经过近4个月的通力合作,终于完成协作加工任务。在镇江市协作单位加工的零部件也都完成了加工和加工精度的测量检验,先后完成了组装和装箱。在研发过程中,各个分担任务的科研小组,团结互助,克服许多困难,较顺利地完成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在同武钢合作时,双方商定在12月下旬,必须在生产线停机三天大修期间内,更新安装我们学校研制开发的国产化备件,不允许出现差错,以免影响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备件必须提前送到施工现场,大家商定,由我随车运送。冒着寒冷,经过两天的行车,我们把装运备件的汽车开到冷轧厂车间,在国内第一条从国外进口自动冷轧薄板生产线,首次进行备件国产化试验。23日上午,学校研发的国产件安装到位,我心里也踏实轻松多了。约十点多钟,车间技术组长匆匆忙忙给我送来一份加急电报,得知我母亲在我从镇江出发的当天夜间过世,让我速回。未能为母亲最后送终,令我悲痛不已。赶回到老家,母亲的后事经兄姊处理完毕,按乡俗在家守孝三天后,我便匆匆回到学校。经与武钢冷轧厂电话联系,告知我们研发的国产化备件一次试车成功。这将为武钢大幅度地降低备件成本,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武钢同志的一致好评。课题组的同志经过大半年的团结合作,辛勤奋斗,终于迎来了成功的喜悦。我们的技术研发工作同时也较好地带动和促进了新利·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锻炼了一支敢于拼搏的科技队伍,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学校在武钢进行我国从国外引进第一条冷轧薄钢板自动生产线上闪光焊机关键备件国产化试验成功,在国内冶金工业系统影响深远。两年后,在1990年,鞍山钢铁公司与新利·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签订了研发合同;1992年,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先后委托新利·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研发从西德引进的1.70米和2.03米连铸连轧自动生产线上闪光焊机关键备件国产化;1995年,本溪钢铁公司委托新利·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研发从法国引进的自动生产线上闪光焊机关键备件国产化;1996年,武钢从挪威引进自动生产线后,又委托新利·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进行备件国产化研发,都取得了圆满成功。1994年,该项目获得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